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综合 > 儿牙

“六龄齿”不是乳牙,坏了一定得治!

  7岁的男孩俊俊被牙疼折磨得在地上打滚,俊俊父母着急地将孩子带到口腔科治疗。“孩子的牙坏了挺长时间了,但一直觉得还能换牙,所以没急着带他来看。”在口腔科,俊俊的父母向医生解释。医生检查发现,俊俊左边上排的一个大牙已经坏得变成了一个“黑洞”,很难治疗,只能拔掉。接诊医生连连摇头:“这是‘六龄齿’,它不是乳牙,拔掉了就不会再长出来了!”俊俊的父母听后后悔莫及。

  别把“六龄齿”误认成乳牙

  人的一生有乳牙和恒牙两副牙齿,儿童到了6周岁左右,在牙列的后面,即在第二乳磨牙的后面萌出的牙,就是第一恒磨牙,也就是孩子的第一颗“终身性”大牙。因为第一恒磨牙常在孩子6-7岁左右萌出于口腔内,因此习惯称为“六龄齿”。

  “六龄齿”是萌出较早的恒牙,它将陪伴人一生,因此在口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因为“六龄齿”萌出时不会经历乳牙脱落的过程,所以常常被家长忽视,以为它是还要被恒牙替换的乳牙,从而对它的龋坏置之不理。

  据介绍,现在每天都有10几名儿童因“六龄齿”龋坏来就诊,其中有90%的家长根本不知道这就是“六龄齿”,都把“六龄齿”误认为是乳牙。殊不知,严重的龋坏可能造成“六龄齿”无法保留而被拔除,成为持久性缺牙。这不仅会大大降低儿童的咀嚼功能,造成儿童营养不良,还会影响颌骨的发育。

  “六龄齿”坏了甚至影响长相

  “六龄齿”实际上有4颗,分别是人上下两排牙左右两侧的第一颗“大牙”。它是恒牙列中强壮的,牙冠较大,牙尖较多,咀嚼面积较宽,承担的咬合力和咀嚼功能都比其它恒牙大。

  同时,“六龄齿”位于整个牙弓的中部,成为牙弓的主要支柱,对于保持上下颌牙齿正常的排列,维持正确的咬合关系以及保证颌面部的正常发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。“六龄齿”过早缺失,很可能使孩子的面部骨骼发育异常,从而导致长相发生变化,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。

  护好第一颗牙很重要

  刚刚萌出的“六龄齿”并不十分结实,而且未经磨耗的咬合面凹凸不平,窝沟很深,易堆积食物残渣和菌斑,且不易清洁,所以它们受到细菌产酸的侵蚀,很容易出现龋坏。可以用窝沟封闭的方法,在龋坏发生之前,填平咬合面深的窝沟,使食物残渣和菌斑不易堆积,达到预防龋坏的效果。

  父母帮孩子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,养成爱牙的好习惯也是十分必要的。父母还应教会孩子正确的刷牙方法:每天早、晚各刷1次,着重刷净“六龄齿”的咬合面和颊面。有些龋坏需借助口腔器械才能被发现,父母较好每年寒、暑假期间都带孩子做一次口腔检查,及时发现、治疗龋坏的牙齿,才能让孩子有一口健康的好牙。

(发布于:2019-03-13 09:18:57,编辑来自:合肥佳德口腔)